「电影《自有后来人》」 - 老电影自有后来人
《红灯记》的创作背景
《红灯记》是一部歌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日寇不屈不挠地抗战的革命现代京剧之一,为八个样板戏之一;《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后被改编为同名连环画、交响组曲、电视连续剧、潮剧等;其中尤以钢琴伴唱《红灯记》最为人所知,这一艺术形式把京剧这一我国传统艺术和钢琴这一外国传统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保留了京剧的唱腔和打击乐队的特点,又发挥了钢琴宽广、气势雄伟、富于表现力的特长,是中西艺术结合的一个成功尝试,气势雄伟,使人耳目一新,曾受到京剧爱好者和钢琴爱好者的不同程度的赞誉。
参考:://baike.baidu/view/52304.
九一八关于的电视剧有哪些
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地、张学良将军。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东北抗日联军》是一部反映东北人民十四年抗日斗争的作品,该剧从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沈阳柳条湖村一对即将迎婚的年轻人的悲欢离合写起,有机地串起了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众多抗联英雄人物的故事,真实地描写了东北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斗争,用无数生命和鲜血铺就了通往共和国之路。
《中国地》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今辽宁省朝阳市清风岭地区一个叫赵老凿的汉子,带领全家、全村民众浴血奋战,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固守清风岭坚持14年之久未让日军占领的抗日传奇故事。他们击退日本大的正面进攻5次,小的战斗不计其数,坚持抗战,誓死不降,使清风岭成为傲然屹立在“满洲”大海中的一个中华孤岛,日本关东军把这片土地称为“中国地”。
《张学良将军》是一部金钊导演执导,尤勇、何涌等主演的国产战争电视剧,济南柳埠影城有限公司出品,于1997年在中国大陆首播。该剧讲述了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宏篇巨剧,真实再现了这位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传奇的一生,以及其与蒋介石之间几十年的恩恩怨怨。
有八大样板戏吗?
八大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1、《红灯记》
京剧《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黄泳江。《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虎林铁路上的“辉崔”小站(黑龙江省鸡西市境内)。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2、《智取威虎山》
1958年,上海京剧院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京剧《智取威虎山》,最初由上海京剧院一团创演于1958年夏。编剧陶雄、李桐森、黄正勤、曹寿春、申阳生(执笔);导演以陶雄为主,李仲林、李桐协助;乐队主要成员为王燮元、赵济羹等;舞台美术设计有幸熙、周凡等;主要演员有李仲林(饰杨子荣)、纪玉良(饰少剑波)、王正屏(饰李勇奇)、贺水华(饰坐山雕)等。
3、《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团于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讲的是1939年秋,在江阴县顾山镇对“忠义救国军”的战斗中,时任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政治部主任的刘飞,在战斗关键时刻,亲自率领警卫班向敌人发起冲锋,打退敌人进攻,但自己也身受重伤。战斗结束后,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带领数十名伤员,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
“李铁梅”刘长瑜,曾名噪一时,后低调从艺,如今79岁近况怎样?
如今,她过得不错。她现在的身体很健康,她现在时常会参加各种演出,她就是刘长瑜。
《红灯记》的创作背景?
作者: 于峰、吴剑锋
《红灯记》,唱遍、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部戏是根据1963年沈默君和罗静两位先生创作的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而成,它的家喻户晓的程度在中国内地无与比肩。
2004年上半年,我的朋友朱昭宾先生在珠海给我打电话,问我愿不愿做电视连续剧版的《红灯记》,我在电话里支支吾吾了半天,既不敢肯定要做,也没有否定不要做。我平常并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每临大事也算是有静气,但眼前面对的这个题目太大了,我实在没有胆量一诺千金,经过电话中四十多分钟的交谈,我终于说出了一个“那就做吧”,这一声承诺耗费了我三年的时间。
这部耳熟能详的《红灯记》,在中国,任何一个上了四十岁的人张口都能唱得出它的主要旋律;很多人对剧中的台词可以倒背如流、一字不差;对它的故事更是了然于心。真可以说每人心里都有一盏“灯”,每人都有权做审判官。改编的难度显而易见。
有胆量触碰、改编《红灯记》,真的需要很大的胆量,光创作剧本就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它经历四任编剧、五易其稿才勉强达到了我们的要求。
剧中的李玉和扮演者吴京安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勇扛红字招牌的人,从《红旗渠》到《红旗谱》又到《红灯记》。这部《红灯记》差点把我压垮了,它给我的压力太大了,在我接这个角色的时候,我知道‘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地位,尽管意识到了,但在分量上还是低估了,我是在斗胆再造一个人们心中的‘神’。”他说得很对。
我深深地知道,无论把《红灯记》拍成什么样都会有人看,都会有很高的收视率,这是由于人们的怀旧情节在起作用,我们不可以滥用和亵渎观众心目中时代留存给他们的神圣的偶像,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对它作出自己的评判,以往红色经典的改编都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绝不可以做一部挨骂的作品。
虽然说改编《红灯记》困难重重,但并非没有一点有利条件,前面那么多红色经典剧作的改编,前赴后继,为我们趟出了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我们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最后,剧本定稿以后,我们征求了各方意见,尤其是原作沈默君和罗静先生的意见。沈默君先生对剧本的评价是:“电视连续剧《红灯记》的剧本创作。创造性地发展了原作。改编的不错,其剧情是煞费苦心的。基本上是围绕三代人护送密电码故事展开的。在故事情节调度上很见功力。悬念一个套一个,在以往电视连续剧创作上从未有过的悬念迭起。可以称得上是悬念电视剧。这可能也是一种创造、一种推陈出新吧。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本文链接:http://www.china-un.org/article/98.html
大家都在看
评论列表

完全是看到钱小豪之后过来看的,电影故事情节不尽如人意,各个人员演技感觉也不咋行,好多情节感觉十分尴尬。女主和狐妖的演技更是不行,就当做是缅怀林正英的作品来看吧!还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有的东西都交代清楚了,不推荐一看!

前半场太甜了,一直痴汉笑,可是知道自己会哭的,果然。平行时空的设定和收尾有点不喜欢,但是其他的都很棒!尤其喜欢家庭那条线,老戏骨太牛了,细腻又真诚。妈妈面对乞讨爆发和母子一起剪照片是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片段,特别感动。男女主稍稍逊色一点,但是还年轻,加油。2021,努力而积极地生活。
发表评论
